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新聞資料第 238 號 中華民國 108 年 2 月 26 日
多采多姿的茶園景觀綠肥作物-魯冰花
茶為臺灣引以為傲的高經濟作物產業,翠綠的茶園景觀有著生生不息的力量,近年來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輔導推廣在茶園行間種植綠肥作物--魯冰花,落實推動永續及生態農業的觀念,二月魯冰花盛開期,遠眺茶園間宛如電影「魯冰花」的情境,亦提供觀光休閒地景,吸引大批遊客停駐拍照。
茶改場表示,大家耳熟能詳的魯冰花,學名為羽扇豆,為綠肥作物之一,其根系發達又具有固氮能力,可增加土壤氮素及改善土壤結構,為早期茶樹氮肥的主要來源。目前在北部如坪林、石碇、文山與龍潭茶區的茶農,會利用茶樹冬季休眠期間栽種。魯冰花最常見的黃花品種係於 1926 年自日本引進,近年來引進的品種越來越多,除了生長力強的黃花品種外,也有白花與紫花品種,間植在茶園行間塑造出繽紛又多樣的景觀風貌。
茶改場說明,茶樹生長需要較多氮肥,魯冰因屬豆科類綠肥作物,具有與根瘤菌共生的生物固氮能力,在茶行間種植可增加土壤氮素的供給,魯冰相較其他綠肥作物具有喜好酸性土壤、耐寒和耐旱及生長力強等特性,成長後將植體翻埋入土壤可作為肥料,對恢復土壤地力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多有助益。因此,茶農常在 11 月下旬至 12 月上旬以條播間作方式,每分地播種量約 1.5 至 3 公斤,種植後盛花期在 1 月下旬至 2 月下旬之間,此時正值地上部養分累積達最高峰,也是翻埋的最好時機,因此要觀賞一串串花海盛況,就得把握當下。
茶改場凍頂工作站位於南投縣鹿谷茶區,茶園行間所種植的魯冰現在正值開花期,工作站也利用魯冰進行「TEA」排字,搭配大波斯菊點綴,不僅美化環境更創造百花齊放的地貌。冬季茶園管理種植魯冰綠肥作物,除了可以讓茶園友善耕作維持土壤地力外,同時可淨化空氣,並於春季創造出多采多姿的花海,提供茶園觀光休閒地景風貌。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凍頂工作站
聯絡窗口:林儒宏站長
聯絡電話:049-2753960 轉 211
|
|
|
|